欢迎光临本店     登录 注册   加入收藏
  •   
欢迎光临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事业部!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 > 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 计算机类 > 旅游学概论

浏览历史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

prev next

  • 商品货号:01082007-4-6-1555
  • 商品重量:0克
    作者:李肇荣,曹华盛主编;饶雪梅,连漪副主编
    图书书号/ISBN:7-302-13163-5
    出版日期:2006-07-01
    印张:23
    字数:546千字
    开本:185×260
  • 上架时间:2008-10-07
    商品点击数:831
  • 定价:¥36.00元
    本店售价:¥23.00元
    注册用户:¥23.00元
    vip:¥21.85元
    黄金等级:¥20.70元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 商品总价:
  • 购买数量:

内容简介:

商品附加资源

本书是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系列配套教材之一。 本书吸取了旅游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和旅游运作的科学有效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文笔深入浅出,既注重学科内容的前沿性和系统性,又突出了教材内容的实用性。 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的概念、旅游者和旅游业、旅游行为、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环境、旅游的影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类专业的教材用书,也可作为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指导用书。对于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也是一本很实用的参考书。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
一、旅游学研究对象 2
二、旅游学研究内容 2
第二节 旅游学的研究概况 3
一、国外旅游学的研究状况 3
二、我国旅游学的研究状况 5
第三节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与体系 7
一、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7
二、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8
第四节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12
思考题 16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17
第一节 早期的旅行活动 18
一、人类的迁徙活动 18
二、旅行的发展 18
三、古代旅行 19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开端与发展 24
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 24
二、旅游的蒸汽机时代 25
三、托马斯•库克与旅游业 的诞生 26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发展 27
一、现代旅游发展的战后背景 28
二、现代旅游发展的主要特征 29
第四节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31
一、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 近代旅游 31
二、中国现代旅游 34
思考题 39
第三章 旅游与旅游者 41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本质与特点 42
一、旅游的概念 42
二、旅游的本质 45
三、旅游的特点 48
第二节 旅游者的界定 49
一、旅游者概念性定义 49
二、国际旅游者技术性定义 50
三、国内旅游者技术性定义 52
四、旅游者的统计标准 55
第三节 旅游者形成条件 56
一、客观条件 57
二、主观条件 60
第四节 旅游者的类型 67
一、观光型旅游者 67
二、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68
三、文化型旅游者 69
四、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69
五、差旅型(商务公务型)旅游者 70
六、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 71
七、宗教朝觐型旅游者 71
八、购物型旅游者 72
思考题 73
第四章 旅游业 75
第一节 旅游业概述 76
一、旅游业的概念 76
二、旅游业的构成 76
三、旅游业的特点 79
第二节 旅行社 81
一、旅行社的定义和类型 82
二、旅行社的性质和作用 83
三、旅行社的基本业务 85
四、中国的旅行社 86
第三节 旅游饭店 91
一、饭店的概念 91
二、饭店业的发展 91
三、饭店业在旅游业中的 地位和作用 93
四、饭店的分类 93
五、饭店的等级 94
六、现代饭店集团 95
七、饭店业的发展趋势 98
八、我国饭店业的发展 99
第四节 旅游交通 103
一、旅游交通的界定及其构成 103
二、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 的地位和作用 104
三、现代旅游交通主要方式 及其特点 105
第五节 旅游景区 107
一、旅游景区的概念 107
二、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 的地位和作用 110
三、我国旅游景区的质量等级 110
四、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概况 112
第六节 旅游购物业 119
一、旅游购物业及旅游 购物品的概念 119
二、旅游购物品的类型 及其作用 120
三、我国旅游购物业的 现状与展望 121
思考题 124
第五章 旅游资源 125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 126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126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128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133
一、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133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134
第三节 旅游资源评价 138
一、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其 意义与目的 138
二、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140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142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43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 143
二、旅游资源的保护 152
本章案例及点评 154
思考题 165
第六章 旅游市场 167
第一节 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其特征 168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 168
二、旅游市场的特征 169
第二节 旅游市场的划分 172
一、划分的概念 172
二、旅游市场的划分 172
三、旅游市场的细分 174
第三节 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177
一、旅游需求 177
二、旅游供给 181
三、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 的关系 184
第四节 旅游市场概况 186
一、国内旅游市场概况 186
二、我国国际旅游市场概况 189
本章案例及点评 192
思考题 197
第七章 旅游产品 199
第一节 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点 200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200
二、旅游产品的特点 202
第二节 旅游产品的构成与分类 204
一、旅游产品的构成 204
二、旅游产品的类型 206
第三节 旅游产品的价值与价格 208
一、旅游产品的价值 208
二、旅游产品价格的决定因素 209
三、旅游产品价格体系 211
第四节 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组合 214
一、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14
二、旅游产品开发 216
三、旅游产品组合 218
第五节 旅游产品的销售与促销 220
一、旅游产品的销售 220
二、旅游产品的促销 222
本章案例及点评 224
思考题 227
第八章 旅游环境 229
第一节 旅游环境的含义 230
一、旅游环境的定义 230
二、旅游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230
三、旅游者对旅游环境 的特殊要求 231
第二节 旅游的自然环境 232
一、地貌与生物 232
二、气候 233
第三节 旅游的社会环境 234
一、旅游地的居民文化 234
二、旅游地的基础设施 235
三、旅游地的上层设施 235
四、旅游行业的运作部门 235
五、旅游信息 236
六、旅游的控制系统 236
七、技术要素 236
第四节 旅游环境的优化 236
一、树立正确的旅游发展观念 237
二、加强旅游环境规划, 注重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 237
三、建设旅游伦理,强化 宣传教育 237
四、健全法规,加强管理 237
本章案例及点评 238
思考题 243
第九章 旅游的影响 245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 246
一、旅游的经济增值效应理论 246
二、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 积极作用 249
三、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 消极影响 253
第二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254
一、旅游对旅游者的积极作用 255
二、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 的积极作用 255
三、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 的消极影响 257
第三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258
一、旅游对目的地环境 的积极作用 259
二、旅游对目的地环境 的消极影响 259
本章案例及点评 260
思考题 262
第十章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63
第一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 基本理论 264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64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65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66
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66
第二节 旅游容量分析及管理 268
一、旅游容量的概念 268
二、旅游容量的测定 269
三、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 269
第三节 生态旅游 270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270
二、生态旅游的特征 271
三、生态旅游的基本模式 272
第四节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 的推行 273
一、《全球旅游伦理规范》 的内容 273
二、推行《全球旅游伦理规范》 的主要措施 274
本章案例及点评 276
思考题 277
第十一章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 279
第一节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280
一、世界旅游业的产生 280
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282
第二节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284
一、美国模式 285
二、西班牙模式 286
三、以色列、土耳其模式 287
四、印度模式 288
五、以国际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 的小国旅游发展模式 288
第三节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89
一、旅游时代的到来 289
二、影响人类旅游发展方向 的技术因素 290
三、结合政治经济因素来看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态势 293
四、旅游活动程式化引起 的发展方向问题 294
五、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 297
六、永远的朝阳产业 298
本章案例及点评 301
思考题 304
第十二章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态势 305
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306
一、旅游职能的转变和管理 体制的逐步完善 306
二、三大旅游市场初具规模 307
三、旅游供给迅猛发展, 旅游生产力快速增长 309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315
第三节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325
一、确定旅游业的支柱 产业地位 325
二、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327
三、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结构 328
四、促进旅游区域协调发展 329
五、完成集约型旅游结构 的转变 331
六、开拓旅游知识化管理之路 332
七、突出旅游文化性竞争 的特点 332
八、开创国际化发展模式 333
九、建立规范的旅游法制体系 334
十、大中华旅游圈的兴起 335
第四节 WTO与中国旅游业 335
一、WTO关于服务贸易的一般 原则和具体承诺 336
二、WTO框架内旅游服务贸易 涵盖的范围 338
三、中国旅游业加入WTO 的具体承诺 338
四、WTO对中国旅游业 的影响 340
五、我国旅游业应对WTO挑战 的对策 343
本章案例及点评 346
思考题 351
参考文献 352




[图书资源]

商品标签

购买记录(近期成交数量0)

还没有人购买过此商品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