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店     登录 注册   加入收藏
  •   
欢迎光临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事业部!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 > 高职高专教材 > 建筑类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浏览历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prev next

  • 商品货号:2014041846
  • 所属系列:面向“十二五”高职高专土木与建筑规划教材
    商品重量:0克
    作者:刘福臣、刘光程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9787302299691
    出版日期:2013.01
    开本:16
    图书页数:360
    图书装订:平装
    版次:1-1
    印张:22.5
    字数:545千字
  • 上架时间:2014-04-18
    商品点击数:1361
  • 定价:¥39.00元
    本店售价:¥39.00元
    注册用户:¥39.00元
    vip:¥37.05元
    黄金等级:¥35.10元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 商品总价:
  • 购买数量:

内容简介:

商品附加资源

图书简介:
        本书突出高职高专教学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案例丰富,内容简要,实用性强。全书共分为13章,分别介绍了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击实性及渗透性、土中应力计算、地基沉降量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及挡土墙设计、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分析、浅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    言  
  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基础形式多样,施工及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同时地基基础工程具有高度隐蔽性,从而使得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比上部结构更为复杂,更容易存在质量隐患。大量事实证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多与地基基础工程有关,因此保证地基基础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尤为关键。
  本书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规范编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技能培养,实用性强。本书共分为13章,系统介绍了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击实性及渗透性、土中应力计算、地基沉降量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及挡土墙设计、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分析、浅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内容。此外,书中给出了大量案例、例题,并在适当位置给出了知识拓展的“小贴士”,供学习参考。
  本书由从事土力学地基基础教学、科研、生产经验丰富的教师、注册岩土工程师集体编写。刘福臣、刘光程担任主编,张伟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刘福臣编写绪论、第1章和第2章,刘光程编写第3章和第4章,张伟编写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和第9章,赵红利编写第10章、第11章、第12章和第13章。全书由刘福臣负责统稿。
  限于编者的水平,本书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评判指正。
  
  
                                    编  者

目    录
第0章  绪论 1
0.1  土力学、地基、基础概念 1
0.2  本学科的发展概况 3
0.3  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及学习要求 5
思考题 7
第1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9
1.1  土的形成与成因类型 10
1.1.1  土的形成 10
1.1.2  土的成因类型 10
1.2  土的三相组成 13
1.2.1  土的固体颗粒 13
1.2.2  土中水 15
1.2.3  土中气体 16
1.3  土的结构和构造 16
1.3.1  土的结构 17
1.3.2  土的构造 18
1.4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18
1.4.1  土的三个基本指标 19
1.4.2  土的推算指标 21
1.5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24
1.5.1  无黏性土的密实度 24
1.5.2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26
1.5.3  黏性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 28
1.6  土的工程分类 29
思考题与习题 32
第2章  土的击实性及渗透性 35
2.1  土的击实性 36
2.1.1  击实试验 36
2.1.2  黏性土的击实特性 36
2.1.3  无黏性土的击实特性 37
2.1.4  影响土的击实效果的因素 37
2.1.5  土的压实度 38
2.2  土的渗透性 39
2.2.1  达西定律 39
2.2.2  渗透系数的测定 40
2.2.3  影响土的渗透性的因素 41
2.2.4  渗透力与渗透变形破坏 43
思考题与习题 46
第3章  土中应力计算 47
3.1  概述 48
3.1.1  土中应力计算的目的及方法 48
3.1.2  土中应力的类型 48
3.2  土的自重应力 49
3.2.1  竖向自重应力 49
3.2.2  水平自重应力 51
3.3  基底压力与基底附加应力 52
3.3.1  基底压力 52
3.3.2  基底附加应力 55
3.4  地基中附加应力 57
3.4.1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57
3.4.2  矩形基础地基附加应力 58
3.4.3  圆形基础竖向均布荷载 64
3.4.4  条形基础地基附加应力 65
思考题与习题 67
第4章  地基沉降量计算 69
4.1  侧限压缩试验 70
4.1.1  土的压缩性 70
4.1.2  侧限压缩试验 70
4.1.3  试验结果的表达方法 71
4.1.4  压缩指标 72
4.2  土的固结状态 74
4.2.1  土的压缩曲线、回弹曲线及再压缩曲线 74
4.2.2  土的固结状态 75
4.2.3  先期固结压力pc的确定 76
4.3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 77
4.3.1  分层总和法 77
4.3.2  规范法 81
4.4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86
4.4.1  有效应力原理 86
4.4.2  饱和土的单向固结理论 87
思考题与习题 90
第5章  土的抗剪强度 93
5.1  概述 94
5.2  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95
5.2.1  强度理论表达式 95
5.2.2  土抗剪强度指标 96
5.3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97
5.3.1  土中一点应力状态及莫尔应力圆 97
5.3.2  极限平衡条件 98
5.4  土的剪切试验 99
5.4.1  直接剪切试验 100
5.4.2  三轴剪切试验 101
5.4.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03
5.4.4  十字板剪切试验 104
思考题与习题 106
第6章  土压力及挡土墙设计 109
6.1  挡土墙的土压力 110
6.1.1  土压力类型 110
6.1.2  静止土压力计算 111
6.2  朗肯土压力理论 112
6.2.1  主动土压力 113
6.2.2  被动土压力 114
6.3  库仑土压力理论 117
6.3.1  主动土压力 117
6.3.2  被动土压力 120
6.3.3  黏性土土压力 121
6.4  工程上土压力计算 122
6.4.1  填土面均布荷载 122
6.4.2  分层填土 124
6.4.3  地下水 125
6.5  挡土墙设计 127
6.5.1  挡土墙的类型 127
6.5.2  挡土墙的计算 128
思考题与习题 131
第7章  地基承载力 135
7.1  地基破坏的模式 136
7.1.1  地基变形阶段 136
7.1.2  地基破坏的模式 136
7.1.3  地基承载力及其确定方法 137
7.2  地基的临塑荷载和塑性荷载 140
7.2.1  临塑荷载 140
7.2.2  塑性荷载 142
7.3  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143
7.3.1  普朗德尔极限荷载 143
7.3.2  太沙基极限荷载 145
7.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计算公式 147
7.4.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47
7.4.2  抗剪强度标准值 148
7.4.3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49
7.5  地基土的静载荷试验 150
7.5.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150
7.5.2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152
7.5.3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152
7.6  通过其他原位测试试验确定承载力 154
7.6.1  根据动力触探锤击数确定地基承载力 154
7.6.2  根据标贯击数确定地基承载力 154
7.6.3  根据静力触探试验结果确定
地基承载力 155
7.7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 155
7.7.1  地基承载力的深度、宽度修正 155
7.7.2  地基承载力修正的几个问题 157
思考题与习题 158
第8章  边坡稳定分析 159
8.1  边坡失稳的形式和原因 160
8.2  无黏性土边坡稳定分析 161
8.2.1  一般情况下的无黏性土边坡 161

8.2.2  有水作用时的无黏性土边坡 161
8.3  黏性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162
8.3.1  条分法 162
8.3.2  泰勒图表法 165
思考题与习题 165
第9章  浅基础 167
9.1  概述 168
9.1.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168
9.1.2  地基基础设计规定 168
9.1.3  地基基础设计荷载效应组合 169
9.2  浅基础的类型 169
9.2.1  按基础的埋深分类 169
9.2.2  按基础的受力特点分类 170
9.2.3  按构成基础的材料分类 172
9.3  基础的埋置深度 173
9.3.1  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 174
9.3.2  建筑物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174
9.3.3  工程地质条件 174
9.3.4  水文地质条件 175
9.3.5  相邻基础的影响 175
9.3.6  地基土的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176
9.4  基础尺寸设计 177
9.4.1  基础底面积确定 177
9.4.2  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179
9.5  刚性基础设计 181
9.5.1  基础高度确定 181
9.5.2  几种刚性基础设计 182
9.6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185
9.6.1  构造要求 185
9.6.2  基础高度确定 186
9.6.3  基础底板配筋 186
9.7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188
9.7.1  构造要求 188
9.7.2  基础高度确定 191
9.7.3  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193
9.8  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 194
9.8.1  柱下条形基础 194
9.8.2  十字交叉基础 197
9.9  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 198
9.9.1  筏形基础 198
9.9.2  箱形基础 199
9.10  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200
9.10.1  建筑措施 201
9.10.2  结构措施 202
9.10.3  地基和基础措施 203
9.10.4  施工措施 204
思考题与习题 205
第10章  桩基础 207
10.1  桩基础类型 208
10.1.1  桩基础的组成与作用 208
10.1.2  桩基础的适用性 208
10.1.3  桩基设计原则 208
10.1.4  桩基础类型 209
10.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213
10.2.1  单桩静载荷试验 213
10.2.2  静力触探法 217
10.2.3  经验参数法 220
10.3  桩基水平承载力 225
10.3.1  单桩水平载荷试验 226
10.3.2  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228
10.3.3  桩基水平承载力验算 231
10.4  桩的负摩阻力 232
10.4.1  负摩阻力产生的原因 232
10.4.2  中性点及其位置的确定 233
10.4.3  负摩阻力计算 233
10.4.4  负摩阻力验算 234
10.4.5  降低或克服负摩阻力的措施 235
10.5  桩基沉降计算 236
10.5.1  桩基变形的控制指标 236
10.5.2  桩基沉降量计算 237
10.6  桩基计算 242
10.6.1  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242
10.6.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243
10.6.3  桩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245
10.6.4  抗拔承载力验算 246
思考题与习题 248
第11章  地基处理 251
11.1  地基处理方法 252
11.2  换填垫层法与褥垫法 253
11.2.1  换填垫层法的作用 253
11.2.2  换垫材料 254
11.2.3  换填垫层法设计 255
11.2.4  褥垫法 258
11.3  预压固结法 259
11.3.1  堆载预压固结法的组成 259
11.3.2  堆载预压法的设计 260
11.3.3  真空预压法 262
11.4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263
11.4.1  强夯法原理及适用范围 263
11.4.2  强夯法设计 264
11.4.3  强夯置换法设计 265
11.5  振冲法 266
11.5.1  振冲法原理及适用范围 266
11.5.2  振冲法设计 266
11.6  砂石桩 268
11.6.1  砂石桩法原理 268
11.6.2  砂石桩法设计 268
11.7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270
11.7.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原理 270
11.7.2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设计 271
11.8  夯实水泥土桩 272
11.8.1  夯实水泥土桩概念 272
11.8.2  夯实水泥土桩设计 273
11.9  水泥土搅拌桩法 273
11.9.1  水泥土搅拌法原理 273
11.9.2  水泥土搅拌桩形式 274
11.9.3  水泥土搅拌法的承载力 274
11.10  高压喷射注浆法 275
11.10.1  高压喷射注浆法原理 275
11.10.2  高压喷射注浆法设计 276
11.11  石灰桩法 277
11.11.1  石灰桩法原理 277
11.11.2  石灰桩的设计 279
11.12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281
11.12.1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原理 281
11.12.2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设计 281
11.13  柱锤冲扩桩法 283
11.13.1  柱锤冲扩桩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283
11.13.2  柱锤冲扩桩的设计 283
思考题与习题 284
第12章  特殊土地基 287
12.1  软土地基 288
12.1.1  软弱土的特征 288
12.1.2  软弱土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危害 289
12.2  湿陷性黄土地基 289
12.2.1  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和分布 289
12.2.2  黄土湿陷性评价 291
12.2.3  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 294
12.2.4  黄土地基沉降量 295
12.3  膨胀土地基 295
12.3.1  膨胀土的特性 296
12.3.2  膨胀土的胀缩性指标 297
12.3.3  膨胀土地基变形量 298
12.3.4  膨胀土地基评价 299
12.4  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地基 300
12.4.1  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液化 300
12.4.2  液化性判别 301
12.5  冻土地基 303
12.5.1  冻土及冻土类别 303
12.5.2  冻土的冻胀性指标 304
12.6  盐渍土地基 306
12.6.1  盐渍土的分类及腐蚀性 306
12.6.2  盐渍土的融陷性 306
12.7  山区地基 307
12.7.1  土岩组合地基 307
12.7.2  岩溶 308
12.7.3  土洞 309
12.8  地震区的地基基础 310
12.8.1  地震的基本知识 310
12.8.2  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建筑场地选择 313
12.8.3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与建筑场地类别 314
12.8.4  地基强度抗震验算 316
思考题与习题 317
第13章  岩土工程勘察 319
13.1  工程地质基本知识 320
13.1.1  岩石 320
13.1.2  地形地貌 320
13.1.3  地质构造 322
13.1.4  地下水 323
13.2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 325

13.2.1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325
13.2.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 326
13.3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328
13.3.1  坑探 328
13.3.2  钻探 329
13.3.3  岩土取样 330
13.3.4  地球物理勘探 330
13.4  原位测试 331
13.4.1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331
13.4.2  标准贯入试验 334
13.4.3  静力触探试验 337
13.4.4  波速试验 338
13.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 340
13.5.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要求 340
13.5.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内容 340
13.5.3  工程地质报告的编写格式 341
13.5.4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附件 341
13.6  地基验槽 342
13.6.1  验槽内容 342
13.6.2  验槽方法 343
13.6.3  基槽的局部处理 344
思考题 345
参考文献 347

 

 

 

 

 

 

 

 

 

  
  
  
  
  

  
  
  
  

  
  
  
  
  

  
  
  

 

商品标签

购买记录(近期成交数量0)

还没有人购买过此商品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