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店     登录 注册   加入收藏
  •   
欢迎光临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事业部!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管理 > 生态经济 > 回归本源 重塑生态——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方式转变系统设计

浏览历史

回归本源  重塑生态——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方式转变系统设计

回归本源 重塑生态——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方式转变系统设计

prev next

  • 商品货号:20160518010
  • 商品重量:0克
    作者:牟红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978-7-302-42883-1
    出版日期:2016-04-01
    开本:16开
    图书页数:256
    图书装订:平装
    图书规格:170mm×240mm
    版次:1
    印张:16
    字数:311000
    所属分类:F592.771.9
  • 上架时间:2016-05-18
    商品点击数:3571
  • 定价:¥46.00元
    本店售价:¥46.00元
    注册用户:¥46.00元
    vip:¥43.70元
    黄金等级:¥41.40元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 商品总价:
  • 购买数量:

内容简介:

商品附加资源

 内 容 简 介

本书为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基于生态竞争的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方式转变系统设计”——项目批准号为10XGL0003)研究成果。以多学科非逻辑复合为基本方法,共生为黏结各种理论的纽带。以个别性取向的实践观作为指导,以三峡沿线各个旅游区、游轮公司、旅行社为研究对象,提出既符合旅游一般规律又具有操作性的旅游共生联盟自发组织形式的设计。提出了两类开发方式选择的建设性意见:第一,对于大三峡全局开发战略,鉴于旅游区域巨大、开发主体和行政管理主体分散、有多个平行控制中心和多层次控制中心的复杂性高的特点,建议旅游宜采用循规演进方式;第二,对于大三峡内各行政区内的旅游开发方式,建议主要采用准循规方式。这些意见对促进三峡旅游开发方式转变、提升三峡旅游开发水平、提升三峡旅游共生质量、营造生态竞争氛围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既可以作为从事旅游生态环境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关注旅游生态环境的广大读者的参考读物。

 

前    言

当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已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旅游开发如何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解释、处理面临的问题?在长江三峡旅游开发的进程中存在种种问题,要充分珍视三峡旅游资源的完整和系统,历史文化的延续与嬗变,根据现实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构建人与自然、现代与历史新的关系,营造新的和谐。

一、什么是三峡 

颠覆惯常的回答:三峡不仅是长江上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三大峡谷,而且是一个 “巨型峡江文化长廊自然奇观宝库、峡江文化长河、民俗风情沃野” 。从自然景观来看,三峡的基因是世代相传的原生原真的深峡、峭壁、激流、险滩。三峡不仅仅是现在的三个峡谷所在的地域,还应该包括在三峡裂谷形成过程中的多条长江故道、三峡形成前连在一起的由西向东穿越30多座南北向为主的竖岭高山。三峡两岸高山深谷造就了三峡人的阳刚彪悍的激情人生,在激流险滩夹缝生存抗争的能力。无论是远古大巫山巫族部落的神秘,巴族武士彪悍骁勇的身影,三国时吴蜀征战的拉锯,盛唐时代李、杜的放歌,宋元之交保家卫国的金戈铁马,抗战时期卢作孚抢运抗战后方物资的英雄船队,红岩烈士的壮烈与不屈,新中国三峡工程蓝图的勾画与建成,无不凸显出大山大峡的阳刚精神,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

三峡应超越狭义地理意义上的大峡谷,成为地理人文一体化的“大三峡”。

1. 长江三峡的地貌特质与文化特质——生态文明价值观的重构

长江三峡原生地貌中大巴山、巫山两大山脉的交会,造就了无与伦比的上百座山体,落差巨大的峡谷群,占据地理高地,地貌特征极为突出。长江三峡的山体地貌焦点在巫溪——现在的腹地;长江三峡的河流地貌焦点在清江——现在的支流。

(1)  三峡的地域特质:长江及其支流穿越我国华夏系构造体系二级阶梯(第二隆起带巫山山脉)过程中形成的巨大峡谷和巨型落水洞及地峡,属于“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

长江三峡原生文化作为一种“始源性文化”,独立展示了人类社会由野蛮到文明的序列演进轨迹。长江三峡地区是我国及亚洲的最早人类发祥地之一,而且还将我国古史传说所载的三峡,诸巫“部落”先秦巴楚方国以及秦汉以降的“巴南郡蛮”等连成一气,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类社会发展序列。让人们看到猿人到古人,新人直至近代、现代人;从人之初的史前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近代、现代社会。长江三峡文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区域文化整体形态,它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三峡的文化特质:“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标准。人类向前演进的每一历史时期的建设与创造都有三峡人留下的清晰痕迹,如此绵延久长的始源性文化,不仅为我国现今所知的其他区域文化所不具备,而且也为我们考察人类及其社会的演进轨迹,提供了一个难得完整的文化范例。

2. 还本求原,构筑生命系统——三峡旅游的终极追求

自然系统是有结构的,自然系统的最高层面是“生命”。生命系统中最重要的不是表面、不是花朵,而是支撑生命生长的肌体、土壤。

三峡的肌体,是三个峡之外的整体——广大的腹地、众多的支流、山脉。过去,由于交通导致人们对三峡的认识有局部性、片面性;现在,“高速时代”的到来,导致对景区“编码”有质的飞跃,三峡出现大容量时代,三峡的新地标、新标志不断推出。奉节赤甲山、巫溪阴条岭、巫山神女峰、神农架神龙顶,视野从峡谷走向山峰,改变了三峡旅游格局。恩施大峡谷、万州潭獐峡、云阳南三峡、宁河七峡中上游的四峡:月牙峡、荆竹峡、剪刀峡和妙峡等一个个支流上游的原生奇峡,景观特色与文化遗址都没有因为长江水位的抬升而被淹没,使其旅游价值在还原整体中凸显。

旅游是由自然、经济、文化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平衡的、协调的复合生态系统;旅游系统包括完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类似于生命结构的生态整体。构筑长江三峡旅游生命系统,就是把三峡沿线各个行政区旅游发展的关系提升到经济社会生态关系层面,作为一个“共生的生物种群”来整体研究。将“共生”理论引入到区域旅游板块关系分析中,研究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各板块共生互利的关系,使之形成长江三峡“生态竞争”完整的生命系统,使长江三峡旅游系统内部达到平衡、和谐、永续。

 

二、生态竞争与旅游开发方式转变

1. 何为生态竞争

生态竞争需要从旅游的“生态特征”开始;“生态竞争”的逻辑起点是共生;“开发方式转变”首先是价值取向的转变,不仅仅是错位发展,也不仅仅是协同发展。从“共生关系”和“共生质量”的角度,把大自然的法则应用于旅游,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相生相克原理来处理旅游的竞争关系。

2. 何为开发方式转变

价值取向的变化(包括观念、思路、框架转变),视角的转变(包括新的理论依据),方法的进化(包括旅游生产、消费方式的生态转变),导致开发内容、重点、时序改变,空间分布形态的改变,开发策略、模式的改变。

3. 在生态语境下“转型”叫作“进化”

“进化”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变化;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不稳定到稳定,从局部到全局优化的过程。进化的标志是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增加。

因为进化的另一个标志是适应性,高层次的共生是增加适应性,进化是共生的动因之一;旅游的原真状态是旅游的自然演化形成的自发形态,具有天然的适应性。长江三峡旅游的“还本求原”是寻找适应性的途径,回归景区的原真性是审美价值观。

长江三峡旅游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生态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自然与文化生态延续、特质保真(质参数兼容),旅游地机体完整(景区格局、空间形态有结构、能生长)。

三、旅游共生构造系统设计

共生有不同的层次,其中包括空间共生、同源共生,同源共生高于空间共生。空间共生是单链结构,是共生的初级阶段;同源共生是并联结构和网状结构。在景区旅游生态链中结构网越复杂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越好。

旅游共生进化包括空间分布形态的进化,旅游发展模式的进化,多样性、适应性技术的应用。

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空间系统表现形式多样、体系庞大,对其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本研究秉承旅游共生的基本理论,融入生态学理念,设计了现阶段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空间系统的整体构建框架,以实现共生的目标体系。

 

1. 原生美测定(度量)标准体系

原生美即最初的未经过修饰、加工的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美学价值的形态,也可以按照原生的理念建构我们的审美价值体系。这是旅游生态文明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期望超越环境保护、文化维持,形成促进生命、文化延伸的完整生态系统。

原生测定标准包括典型性(形态的丰富性、构造的特殊性)、完整性(类型的齐全性、系统的连续性)、延续性(内在的逻辑性)。

山岭美原生测定标准包括林象的多样性、层次性,乔木比例。江河美原生测定标准包括清洁程度、水流速度、自净能力。峡谷美原生测定标准包括高差、斜度以及峰丛、峰林的构成。文化美原生测定标准包括文化的远古性、文化的本土性、文化渊源和文化的吸引力。

2. 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结构分类重构与要素提炼

基于旅游资源原生构造确定具有共生界面分类类别的方法,是旅游资源共生分类法,它对旅游资源每一个基本类型按照规模、等级进行分级,形成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共生分类体系。

本研究根据长江三峡的自然构造和发育渊源,建立了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四种共生分类体系。包括:第一,空间共生规模分类:共生域、共生段、共生元;第二,共生时序结构分类:原生轴、共生廊、构造带、基底圈;第三,共生资源性质分类:峡谷共生域、河流共生域、平湖共生域、山林共生域、文化共生域;第四,空间共生要素分类:“点—轴—圈—网”。这样的分类体现以强化共生边界为目的使长江三峡旅游时序结构和要素结构设计有突破性进展。

四、共生联盟的自组织演进

1. 旅游组织形式变革——共生联盟

以契约为基础、利益为纽带的具有共生关系的旅游联盟叫作旅游共生联盟,它是基于总体战略的以契约为基础、高级共生关系的利益为纽带的旅游联盟。旅游联盟共生演进的驱动力包括内质耦协力、行业推动力、市场拉动力。内质耦协力是在旅游共生联盟中内质固有的利益共享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相互沟通机制等。行业推动力主要体现在同盟成员所处的行业条件、市场需求与结构特性的对接。市场拉动力是联盟成员之间的供需关系。

 

2. 自组织——旅游共生进化的方式

旅游共生联盟自发组织形式是将三峡旅游的组织方式从由国家和省市高层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的他组织为主,转变为由三峡区域各区县基层政府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自组织为主的新模式。自组织作为旅游组织形式变革的一种优化的进化方式,凭借三峡品牌自身具有的积聚和辐射功能,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旅游活动,来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互为旅游目的地、客源地、集散地、区域旅游服务中心的格局,从而带动城市间流通、商贸、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

旅游共生联盟自发组织形式除了长江三峡各区域外,还包括长江三峡旅行社基于在线平台的共生联盟自发组织、游轮共生优化与竞合博弈、生态位强化。

旅游自组织共生联盟以联会的方式,是由旅游群体的愿意产生,由基层平级政府助推,在双赢共生的目标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互动旅游组织方式。在旅游区内外,应从双向互利、互动发展旅游合作。这种基层的联合模式,期望突破长久以来行政划分而导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并以全域整体的姿态同国内外的相关旅游产业体共谋发展。

本研究以共生为理论基础,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方式的内涵、长江三峡旅游范围作了较为科学的阐述和界定,把三峡沿线各个行政区旅游发展的关系提升到经济生态关系层面。较为充分地归纳和概括了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结构的演变过程、现状,设计了三峡旅游共生构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的生态竞争理论,对于研究长江三峡旅游区内在特定发展阶段的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以多学科非逻辑复合为基本方法,共生为黏结各种理论的纽带。以个别性取向的实践观作为指导,以三峡沿线各个旅游区、游轮公司、旅行社为研究对象,提出既符合旅游一般规律又具备三峡特点且具有操作性的旅游共生联盟自发组织形式的设计。提出了两类开发方式选择的建设性意见:第一,对于大三峡全局开发战略,鉴于旅游区域巨大、开发主体和行政管理主体分散、有多个平行控制中心和多层次控制中心的复杂性高的特点,建议旅游采用循规—演进方式;第二,对于大三峡内各行政区内的旅游开发方式,建议主要采用准循规方式。这些对促进三峡旅游开发方式转变、提升三峡旅游开发水平、提升三峡旅游共生质量、营造生态竞争氛围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特邀顾问(学界、业界专家)有:罗兹柏、赵小鲁、蔡书良、王宁、曹华胜、王再宏;本研究课题的成员包括:丁钢、杨梅、刘聪、梁桂保、李玉臻、张兆福、罗永刚、陈雪梅;本研究调研和资料整理成员包括:邓娇、班倩倩、张薇、石忠义、谢晶、沈林、吴谷、李强、朱合娟、孙红玲,特别感谢他们的贡献。还要特别感谢对本研究提供帮助的重庆市旅游局刘旗局长、曾祎处长;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徐刚、张仁军、惠红。


牟  红  

 

 


目    录

第一章  整体思路与研究内容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评述 1

一、研究背景 1

二、长江三峡旅游研究文献评述 3

三、长江三峡旅游研究文献分析与启示 8

第二节  研究方案与各章内容 10

一、思路方法 10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 14

三、各章内容结构 15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共生方法 20

第一节  研究哲学基础 20

一、个别性取向的实践哲学观 20

二、系统观 24

第二节  旅游共生方法 25

一、共生理论 26

二、旅游共生的方法 30

三、旅游共生整合与进化 31

四、基于三峡旅游区域范围的共生整合 33

第三章  旅游开发方式研究 36

第一节  旅游开发方式的概念和类型 36

一、旅游开发方式的概念与特征 36

二、旅游开发方式的类型和适用性 40

三、以共生为划分标准的旅游开发方式分类体系 43

第二节  旅游开发方式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统一 44

一、认识三峡旅游的途径 45

二、旅游开发方式是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6

第四章  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及演变 5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范围界定原则 50

一、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的争议 50

二、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界定原则 55

第二节  界定思路及四大圈层的提出 57

一、三峡地貌的边界界定思路 57

二、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界定 62

第五章  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共生分类及原生评价标准 68

第一节  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共生分类体系 68

一、旅游资源分类的国家标准 68

二、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共生分类体系的建立 69

第二节  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共生分类评价 80

一、长江三峡共生分类评价标准 80

二、长江三峡旅游资源评价 84

第三节  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共生分布 86

一、长江三峡旅游资源的轴线共生分布 86

二、长江三峡构造带旅游共生资源网划分 87

第六章  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结构状况及数理分析 105

第一节  长江三峡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105

一、长江三峡旅游发展阶段 105

二、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结构问题成因 114

第二节  长江三峡旅游空间结构数理分析 116

一、分析技术综述与三峡景区分布状况 116

二、景区与市场空间结构 122

第三节  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结构状况 125

一、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结构的影响因素 125

二、共生界面 127

第七章  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结构设计 131

第一节  旅游共生结构构成原理与方法 131

一、旅游共生结构与要素 131

二、旅游共生结构要求与演化模式 133

第二节  基础区(共生廊)旅游多维共生结构 136

一、长江三峡基础区(共生廊)旅游多维共生体系 137

二、基础区(共生廊)旅游多维共生圈—带构架 141

第三节  大三峡旅游区域(基底圈)旅游多维共生构架 143

一、大三峡基底圈(关联带)旅游点—轴—极—圈—带多维共生构架 145

二、生态位分离的长江三峡多维共生区 147

三、大三峡圈层共生结构的演变 150

第八章  长江三峡旅行社生态竞争与共生方式 156

第一节  长江三峡旅行社共生状况 156

一、长江三峡旅游共生体 156

二、长江三峡旅行社共生系统分析 158

第二节  长江三峡旅行社共生系统与共生评价指标 164

一、现状:“同形”与高度分散的竞争型市场 164

二、旅行社行业中的格雷欣法则及其博弈论解释 166

三、共生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168

第三节  长江三峡旅行社生态竞争方式转变 177

一、多维共生:旅行社的一体化共生 177

二、OTA(Online Travel Agent):旅行社的互惠共生 181

三、跨界共生——旅行社面临“二次创业” 185

第九章  长江三峡游轮生态竞争共生机制 186

第一节  长江三峡游轮公司共生条件与要素 186

一、长江三峡游轮公司现状 186

二、长江三峡游轮共生系统 191

三、长江三峡游轮公司共生要素 193

第二节  长江三峡游轮公司共生影响因素和机理 194

一、长江三峡游轮公司共生影响因素评价及调查 194

二、长江三峡游轮公司共生机理 199

第三节  长江三峡游轮公司共生机制构建 200

一、生态位分离机制 200

二、共生保障机制(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三峡游轮共生) 202

三、生态位强化机制 206

四、共生管理协调机制 207

五、共生机制整合(协同进化模型的构建) 209

第十章  长江三峡旅游协作形式变革与开发方式转变 211

第一节  长江三峡旅游自发性共生联盟 211

一、研究现状与概念界定 211

二、长江三峡旅游自发性共生联盟内涵与特点 214

三、长江三峡旅游自发性共生联盟发展途径 218

第二节  长江三峡开发方式的转型战略 220

一、总体目标与思路 221

二、12356的共生战略 224

参考文献 233

后记 241


 

商品标签

购买记录(近期成交数量0)

还没有人购买过此商品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